首页

女王调教 国产

时间:2025-05-29 16:00:04 作者:静音训练、静音吃饭!这座军营为何要无声? 浏览量:68490

上海利西路的弄堂里

驻扎着一支特殊的部队

他们的营区

与居民楼融为一体

为了不打扰居民生活

武警官兵

一直执行着“无声”的军令

没有起床号,没有口令

他们的声音不能超过80分贝

武警上海总队某中队

驻扎在上海利西路的弄堂里

营区与居民楼融为一体

为了不打扰周围居民的生活

这支部队没有起床号,没有口令

取而代之的是手势指令

中队指导员李昊昊介绍:

“如果早操下队列口令

声音会比较大

会影响到休息的居民

所以我们用无声口令来代替

我们早操训练时不能踏步

踏步会发出嗒嗒的声音”

不仅如此为了日常提醒大家注意音量

营区大厅、楼梯口等地

都放置了分贝仪

标准是80分贝

人们日常对话音量约是50至60分贝

但稍用力拍手

音量就超过80分贝

而战士们在军营里的所有行为

包括说话、走路、吃饭

都不能超过80分贝

因为场地有限

部队日常训练在30平米的楼顶进行

与附近居民楼的窗户仅5米之隔

正常的突刺训练是喊杀冲天的

可这里的战士们却

只张嘴不发声

中队指导员李昊昊说:

“一些新同志

刚下到单位时不适应

感觉被束缚了手脚

但是经过‘老带新’

他们慢慢形成了习惯和自觉”

这份“无声”的坚守

也赢得了附近居民的认可

从“入沪不入户”到“军营无声”

他们把先辈的精神延续至今

武警上海总队多支部队的前身

参加过解放上海战役

1949年5月27日

上海解放胜利后的第一个清晨

市民们打开家门

惊奇地发现马路边上

睡满了身穿黄布军装的解放军战士

刚下过大雨的街道湿寒漉漉

战士们怀抱枪支和衣而眠

坚决遵守“不入民宅”的纪律

上海战役的见证者回忆:

“我活了这么久

没见过这么讲纪律的”

76年前的先辈们把《入城守则和纪律》

挂在背包上向上海行进

76年后

驻守在弄堂里的武警官兵

也人手一份《军营无声八项守则》

把“入沪不入户”的精神

刻印在心中

从“入沪不入户”

到“军营无声”“军令无声”

变的是时间

不变的

是刻在人民解放军骨子里的纪律

体现了一支军队的优良品格

这种品格

在震天炮火中

也在寂静守护的万家灯火中

  监制丨刘一鸣

  主编丨张聪

  记者丨刘干 赵怡婷 关树声 郑张昀

  刘宇峰 万禹佳 李军学 赵乾

  (央视军事微信公众号)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菲方船只非法侵闯黄岩岛,中国驻菲律宾使馆作4点回应

南京7月5日电(记者 朱晓颖)江苏省水利厅5日发布消息,当日7时,长江南京站水位9.53米,超警戒水位0.83米,相比4日7时长江南京站水位的9.76米已有所下降。

无意识的6个小习惯,正在悄悄伤害你的肌肉!丨提素养 促健康

东京12月7日电 (记者 朱晨曦)由日本有识之士组成的“中国文物返还运动推进会”7日在东京组织集会,要求日本政府返还战争期间从中国掠夺的文物。

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继续增调抢险力量设备支持湖南

很多人在评价闫晓楠的性格时,会使用“外冷内热”这个词。“外冷”,说的是她在八角笼中表情不多,大部分时间都格外专注,显得冷静甚至有些“酷”。对于外界对自己或褒或贬的评价,她大部分时间也是平静接受,并不介意,甚至很愿意主动自嘲。“我不在意大家是怎么看我的,很多人还是不了解我,因为我的自我展示挺少的。而且,我性格有的时候也挺‘怪’的。”这个东北女孩,用她独特的、带着一点东北口音的幽默语气描述了自己的性格。

韩国全境持续高温 多地气温逼近40摄氏度

乌鲁木齐2月24日电(胡嘉琛)2月24日,正月十五元宵节,天山南北一派热闹场景,新疆各地州市举办民俗活动,精彩纷呈。

“港产”大熊猫宝宝满月 “熊猫样”逐渐成形

对于第二款的规定,霍政欣表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法律关于物的所有权以及提起诉讼的规定广泛存在时效制度,这构成追索流失文物,尤其是追索历史上流失文物的重要法律障碍。文物保护法新增这一条款,对中国追索非法流失文物,特别是历史上的非法流失文物,其最重要之处就在于突破了国内法中时效制度的障碍。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